个人感悟:参观科举匾额博物馆

发布时间:2016-04-07浏览次数:1141文章来源:学生工作处


秘书处

  李佳梅:参观博物馆之前,我还特地查了一下匾额的相关知识,想做一个初步的了解。可是等真的到达了博物馆,听着馆长的娓娓道来,我觉得我看的那些简直就是冰山一角!匾额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我想象中,馆长是位中年大叔,然而并不,馆长竟是已近古稀之年,还是为我们一点一点讲解,如数家珍,真真是老当益壮!可以想见,馆长对此倾注了多少心血,令人动容!

      馆内的布置很有特色,按照科举制的层级来划分,一层进到一层,循循渐进,正好符合人的认知习惯!而且馆外有小池子,有鱼儿嬉戏其中,景色恬适,令人心旷神怡。

  按照科举制度,我们大学生就相当于进士了,想想古人几十年可能都考不中个秀才,真是觉得受之有愧!可能我们大多数人连秀才的水平都达不到!不过现在毕竟不是当年,现在国家兴盛,教育水平也越来越高,虽然仍有许多问题,但总归大趋势仍是好的!

    古人已经是过去,而我们要做的,不过是汲取优秀传统,着眼于现在,放眼未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李亚茹:姚馆长真的博学多才,带我们领略了匾额文化的博大精神。首先匾额文化和科举制密切相关,这是考中举人或者进士的象征,还为我们仔细讲述了科举制,其中讲到古代科举制对作弊这一现象查的就很严重!匾额还和书法,拓印有关。总之一下子让我觉得匾额文化有这么多可研究的啊!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刘倩:游览科举匾额博物馆,感想有二:一是,丰富的馆藏给人带来的历史感。在设计精巧的博物馆内,满满当当地陈列着数件古物——匾额、石刻、砚台、书箱……细节也是无处不学堂,不禁让人仿佛身临古人勤勉求学的情境,心里像有火焰,温暖又明亮。二是,真诚的老馆长给人的感动。民办博物馆的不易,已知之矣。而传承文化的不易,何须多言?离开博物馆的时候,只想为一个急躁时代中的执灯人鼓掌。

  

  高聪:昨天参观了科举匾额博物馆,收获颇多。

    在大力提倡传统文化的今天,弘扬科举匾额文化更应该提上日程。昨日一行,我们了解到了很多科举知识。科举考试要进行3场,每场3天,考试时吃住都在号舍,相比于现在的高考有风扇和空调,让考生们在燥热的夏天也能够静心参加考试,简直差了不知多少。在对古代考生怜悯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多大的便捷。博物馆里珍藏了很多牌匾和拓本,一幅幅装裱精美,墨色留香,这是真实的历史。只有明白历史的厚重,才能迈步向前,走的更远。

  

  赵一麟:在清明节假期,我随自强社一起参观了位于北京高碑店的科举匾額博物馆,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博物馆不仅提纲挈领地回顾了科举制度自诞生至消亡大约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而且以科举匾额为平台,介绍了与匾额有关的国学,其中包括书法、彩绘、雕刻、篆刻、用典及题署匾额的背景故事等等;还为观者梳理了明清两代通过科举成就了功名、以及科考落第但凭借实力留名青史的名人轶事;科举考试制度有利有弊,作为今人,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不仅要吸收科举制度的优点,更要尽自身所能去保护和弘扬一直被忽视的科举匾額文化。


宣传部

  高均月:匾额载道,治学重器;匾额为学,熔古铸今。科举匾额博物馆内展示的是年过七十的姚老先生用十几年时间游走四方收集来的人600多块匾额。或许因为年代久远,单独的一块并不能看出有什么特别,但当数百块一同陈列在你的面前,历史的厚重感和传统文化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姚老先生亲自带领我们参观,他的语言很幽默,生动的向我们讲述了中国体彩网手机版:科举制度1300年来的发展历程,并用一个个历史小故事来帮助我们理解。很多人对明清以来的科举制度持批判态度,认为科举文化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可是科举依然是历史上最公平透明的一种官员选拔方式。有了这次参观,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兴致是增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还在路上……


高职分社

  缑亚琼:在姚馆长的详细耐心讲解下,我才发现在历史的长河中,匾额一直若有如无的贯穿了中国体彩网手机版:整个历史发展,看似不起眼,但匾额文化却渗透了中华文化和中华理念。匾额外形方方正正的高挂在牌楼的正前方,这是家族荣耀,同时也象征着这匾额主人的人品以及为人处世需堂堂正正。匾额中的题字更是要有地位的人写,彰显了匾额的分量。字体遒劲有力更是中国体彩网手机版:文化的精髓,所以无论是外观还是文字都在传达这中国体彩网手机版:传统文化的理念。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便是匾额文化。

  作为传承文化的一种形式,匾额文化却在一点一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随手写的挂牌或者宣传页,随处可见,显得较为随意也没有可信度,众多博物馆中对于匾额文化而建立的博物馆更是少之又少。我觉得我们在宣扬中华文化提倡民族精神时,也要高举匾额文化的旗帜,践行匾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