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化公园以保护、传承和弘扬具有国家或国际意义的文化资源、文化精神或价值观为目的,兼具传承教育、休闲娱乐、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等文化服务功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这是基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重大决策部署。
国家文化公园规模初显
国家文化公园是“十三五”期间提出的重要文化建设工程之一。自2017年首次提出“建设国家文化公园”,从中央到地方,围绕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建设工作便已展开,在顶层设计、规划编制、研究发掘、保护传承、文旅融合、数字化基建等方面取得一定成就。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做好规划编制。从《中国体彩网手机版: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到《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再到《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一系列文化政策相继出台,从顶层设计上推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相关省市在指导下编制具体建设方案和规划纲要,推动试点建设和项目落地。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例,中宣部组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座谈会,浙江、江苏等省相继成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领导小组。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编制了4个专项规划,指导沿线相关省市编制了8个地方实施规划,基本完成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顶层设计,构建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分级管理、分段负责的工作格局。
第二,梳理文化资源,重视遗产保护。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基础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深刻理解和挖掘。“十三五”期间,各省市加强对国家文化公园文化价值体系的研究和挖掘,多措施推动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例,河南、陕西、山西、甘肃、四川等省开展黄河文化文物资源专项调查,编制黄河文化保护传承规划。河南省以“大黄河”为发展理念,建立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资源库,谋划15个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先行区;山西省投资1.5亿元建设文物安全数字化监管平台,推动非遗“六进”和活态传承;陕西省设立专项资金推动黄河文化课题研究,举办论坛推动智库联盟建设,促使黄河文化价值挖掘和研究工作迈出坚实步伐。
第三,推动文旅融合,助力产业发展。《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提出通过文旅融合工程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十三五”期间,各省市加大文旅融合力度,创新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发展路径。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例,八达岭长城推出“夜游长城”项目拉动延庆夜经济发展;河北重视“数字再现工程”建设,推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首个微信小程序“云长城·河北”,推进长城文化资源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十四五”期间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发力点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重构世界经济和国际秩序,文化冲突和文化安全问题日益显现。在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文化发展提出新要求,新发展格局激发文化消费潜力,科技创新催生新动能。我们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和引领,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公园的高质量建设。
第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具有中国体彩网手机版:特色的国家文化公园治理体系。国家文化公园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是公园管理体制机制的全新探索。一要加强国家文化公园的顶层设计,完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从中央层面到地方层面具体的体制机制,从组织管理、财政制度、统筹协调、激励机制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建立起国家文化公园的制度体系。二要强化试点城市、地区、项目制度管理与建设。三要构建多元化协调机制,在中央政府统筹管理的基础上,构建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不同产业间协调合作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架构,切实提高政策实施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第二,多途径挖掘文化价值,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进一步系统梳理文化遗产资源,深度挖掘中华优秀文化价值,塑造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一要加快统计、分类、评估与定级,编制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名录,建立权威、统一、动态的国家文化公园文化遗产数据库。二要进一步凝练和挖掘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时代内涵,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研学基地、博物馆、纪念馆,使其成为中华文化及精神研究、学习和传播的重要基地。三要建立国家文化公园融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具有国家文化公园特色的系统化、标准化、联动化的视觉识别系统,推动中华文化传承传播。第三,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统一,推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协调发展。一要加快国家文化公园立法进程,建立健全建设标准体系,合理规划、设计和建设管控保护区,做好项目开发的前期调研工作,强化生态环境治理监督与评估。二要优化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国家文化公园公共服务的功能,加强国家文化公园及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优化,提升公共文化空间品质。三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和民众参与机制,通过业态创新、路径创新,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成为高质量建设国家文化公园的积极参与者。第四,深化文旅融合,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一要打造特色文化和旅游产业。鼓励各地区持续整合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将文化内涵与旅游体验深度融合,开发特色化、多样化、立体化的文化资源利用新模式,实现文化资源与旅游休闲、动漫影视、文艺作品等载体有机融合,构建文化旅游现代产业体系。二要抓住新基建发展机遇,与5G、沉浸式体验、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科技结合,加强国家文化公园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数字再现等基础工程创新文化展示、体验和消费方式,满足数字化时代民众对多元化、智能化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需要。三要推动文旅产业与地方特色产业、城镇建设、现代农业、传统工业、体育健身等业态融合发展,发挥文化和旅游产业对当地产业升级及周边乡村振兴的引领带动作用,形成区域发展新模式。
(作者为中国体彩网手机版: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