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猛:斯瓦希里语教育是我一生的事业

来源: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浏览次数:1476发布时间:2018-12-06

陈元猛教授,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1966年分配到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现中国体彩网手机版: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工作至今。此间先后借调于外文出版局、解放军空军学院、外交部、中国体彩网手机版: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体彩网手机版:援助桑给巴尔医疗队、中国体彩网手机版:高级军事教官组坦桑尼亚军事学院等地工作。1995年、1999年两次荣获坦桑尼亚教育文化部长与斯瓦希里语全国委员会主席共同签署的奖状。任教期间,编写教材,翻译出版多部著作,带领团队完成了“斯瓦希里语精读精品课程”建设。2002年被教育部聘为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2-2006),2014年获得中国体彩网手机版:外语非通用语教育终身成就奖。


走进教室,便能看见黑板上整齐的板书,一笔一划,美观大方。很难想象,讲台上神采奕奕的陈教授今年已76岁高龄,白发如雪、红色毛衣,讲至兴奋处,仰面大笑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执教50余载,他对斯瓦希里语的热情一如当年。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1961年9月,19岁的陈元猛来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始了五年学习。他就读的专业是在非洲使用最多,坦桑尼亚的官方用语——斯瓦希里语。

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后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然而,困难阻挡不了求知的步伐。怀揣报国理想,陈元猛和他的同学们努力探索着斯瓦希里语的奥秘:没有书包,就用两块木板夹着书;整日围在斯瓦希里语外教、英语老师身边,请他们答疑解惑。到了周末,宿舍的同学聚在一起,打开电子管收音机,听着似懂非懂的斯瓦希里语广播,原汁原味的声音让他很是享受。对年轻的陈元猛来说,斯瓦希里语广播是未曾谋面的老师,更是一面神圣的旗帜。日复一日,来自江南水乡,操着吴侬软语的他进入了新的语言世界,孜孜以求,矢志不渝:“因为兴趣,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和执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长久的斯瓦希里语学习,唤起了陈元猛对遥远非洲的向往。1974年,32岁的陈元猛以援助桑给巴尔医疗队翻译的身份,穿过印度洋,经历了十多天的海上颠簸,第一次踏上这片大陆,心中无数次描绘的远方渐渐清晰起来。在与当地民众朝夕相处中,度过了三年时光。七年后,陈元猛再次来到坦桑尼亚,这一次是在坦桑尼亚军事学院工作。其间,他参考《汉?英词典》《英?斯词典》,利用一台英文打字机,短短两个月时间,便将10余万字的中文理论课教材《战役学总则》翻译为斯瓦希里语。那段日子,陈元猛对非洲的人文、地理、军事、医学都有了深入了解。回忆当年,陈教授这样评价:“那是一段实践国际主义精神,服务非洲人民,挥洒有意义人生的美好岁月。”


多年的生活经历,陈元猛对非洲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感。“我的第一故乡是温州,第二故乡是北京,第三故乡便是非洲。”眷恋流于笔端,汇作涓涓文字,那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如同一幕幕影像浮现在我们面前:

“……沿路处处都能看见动物在活动,如转角牛羚等在辽阔的草原上吃着鲜嫩的牧草;还有数以万计的牛羚以及斑马进行着向北迁徙的征程;那些金色鬃毛狮在林间草地悠闲地踱步,或躺卧在一起消化着昨晚猎获的美食……印度洋中鱼鲜嫩美味,个头手掌那么大,像穿一身色彩斑斓的衣服,一见便是秀色可餐,食欲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