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部,地处中国十大避暑名山——梵净山西麓,全县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391.38公顷。辖1个乡1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共357个村民委员会1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141个村民小组。2019年末,公安户籍总人口45.58万人。主要矿藏有锰、煤、硅、镁、花岗岩、硫铁矿、重晶石等,森林覆盖率68.37%。是“中国名茶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长寿之乡”。 唐武德三年(620)境内设思王县,唐开元四年(716)增设思邛县。北宋政和八年(1118)思邛县改思堡,宣和三年(1122)思王县改朗水峒,均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隶属思州。元至元八年(1271)思堡改设思邛江长官司,二十八年(1291)增设厥册蛮夷长官司;至正四年(1344),思邛江长官司、厥册蛮夷长官司、朗水峒隶属思州宣慰司。明洪武四年(1371)思邛江长官司、厥册蛮夷长官司和朗水峒改隶思南宣慰...
印江自治县位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及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的黔东低山丘陵区和黔东北中山峡谷之间,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位于其东部,形成东高西低,东南向西北倾斜地形地貌。 境内最高峰为梵净山的耸凸点,海拔2493.8m,西部与思南、德江交界处的龙门口为最低点,海拔377.7m,相对高差2116.1m,高低点直距46.12km。境内地形可分为中高山及中山、中低山、低山地形,地貌类型有溶蚀、侵蚀和河谷冲刷堆积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我县主要的地貌,分布范围广,除东南部的梵净山外,其余地区的大部分属于此类型。东部梵净山地区,平均海拔大于1600m,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坡度较陡,为中高山地形,以侵蚀地貌为主;中东部梵净山前缘地带海拔1000-1600m,坡度陡缓不等,为低中山地形,以岩溶地貌、河流冲刷堆积地貌和侵蚀地貌为主;中部、西南部、南部地带海拔800-1000m为中低山地形,以...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部,地处梵净山西麓。全县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辖1个乡1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共357个村民委员会1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3141个村民小组。全县年末公安户籍人口45.58万人,同比增长0.3%。年末常住总人口27.56万人,比上年下降0.8%。全年人口出生率11.74‰,人口自然增长率4.4‰。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216人,增长1.0%,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42元,增长9.4%,增速排全市第5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43元,增长10.8%,增速排全市第5位。城乡居民人均住户存款19616元,增长12.8%。 县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佤族、高山族、水族、羌族、仡佬族、鄂温克族、独龙族、珞巴族等25个少数民族。以土家族、苗族为主...
印江县位于梵净山西麓,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季风气候明显,气候垂直差异显著,主要气候要素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这里雨量充沛,光、热、水变化基本同步,能为各种作物,特别是一些特色经济作物提供丰富的光、热、水资源。春季多冷空气活动,常有“倒春寒”和冰雹天气发生;夏季干旱几率大,无旱不成年。秋季较为干燥,冬季无严寒。 印江县城常年平均气温16.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9℃,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7℃,历史最高气温40.7℃,历史最低气温-9.0℃,无霜期297天。累计年平均降水量为1110.0毫米,年际变化较大,是各气候因子中最不稳定的因子。多雨年(1963年)与少雨年(1966年)两者相差达2.4倍;时空分布不均匀,汛期(4-10月)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4%,致使经常出现旱涝现象。在各级降水日数中,以小雨为主,小雨日数占总降水日数的79%,其余各级降雨日数占总...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东与松桃苗族自治县,南与石阡县、思南县,西与德江县,北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以及重庆市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毗邻。全县现有国土面积1969.1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8425公顷,其中田11867公顷、土6558公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在其县境东部。全县辖17个乡镇(街道),其中辖1个乡、1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347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2个社区、3103个村民组。2019年底全县总人口为45.45万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1.5%。是国家最早列入内陆开放县之一,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以国函〔1...
在位于印江县城东面的木黄镇将军山上,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碑,巍然屹立在一排排苍劲挺拔的柏树丛中。1996年,这里被贵州省委、省政府列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当初木黄纪念碑的筹建经历,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秘密,30多年过去了,往事历历在目。现在我把它讲述出来,作为一段历史纪念。 1975年,我当时是印江县革委副主任,住在县革委。傍晚,我正在食堂吃饭,办公室通知:瞿主任要我到会议室,有客人来了。我到会议室,县革委瞿大国给我介绍,这位是贺龙元帅的大女儿,中国革命博物馆文物征集处处长贺...
10月21日,出席第五届长征论坛的红军将领亲属、专家学者等寻着长征的足迹,足球365比分木黄红色小镇,参观长征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班永杰,开国上将萧克之子、少将萧星华,开国上将李达之女李丹,开国中将肖新槐之女肖威等红军将领后代亲属,长征沿线各省党史部门、特邀专家及部分论文作者代表、各级媒体记者等出席参观活动。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孟麟,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田艳,县政协副主席、木黄镇党委书记文明海陪同参观。 1934年10月24日,贺龙、夏曦、关向应率领的红三军与任弼时、萧克、王...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在自治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自治县第八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何圣仙 (2019年2月13日) 各位代表: 我受自治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全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全面小康、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在市人大的指导下,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扣决战脱贫攻坚、实现“整县摘...
祝次尧,印江县缠溪镇人。其父祝华国是清光绪癸已贡生,曾任缠溪学鉴、学董、缠溪自治局局长,1916年5月,祝华国因打死铜仁路过行劫的九名保安队员犯了大案而举家迁到热河,将祝次尧交给大女婿刘金山哺养。1931年祝次尧考上河海工程学校(次年改为河海大学),1935年大学毕业后,正值全国选派10名优秀生出国深造,选拔结果,祝次尧英语成绩名列第一,总分成绩第二,录取在美国麻省工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出国前由姐姐和一个外甥陪同回老家祭祖。 祝次尧留美期间,提前半年获得硕士学位;1941年正值祝次尧攻读博士学位的第一年,国内抗日战争处于激烈阶段,国民政府以缺乏科技人才...
——读《天佑》 这是一种耀眼的红和一片炫目的蓝…… 在高旷的远山山峦上,些许赭色把它涂抹成一份庄重和肃穆,几缕白云似动非动于山巅之上,构成了远景的蓝色梦幻。中景是稳如磐石的金顶在苍翠的墙垣间异峰突起,岿然不动。更加强烈的赭色恰到好处地斑驳于伫立的金顶山体,呈现出一派经年的沧桑,与近景中切入眼帘的身披红色袈裟的高僧和尚衣袂翩然舒臂欲拥山川苍灵入怀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 红与蓝成为一种艺术,静与动化为一种想象。 于是,我看到了虚空的佛界,听到了那云涛之间传来的袅袅梵音,不用诵读,便能心领神会。。 由此,我领悟了作者的匠心,看到了那宁静致远蕴含的真切心语,不用诠释,便可刻骨铭心。 梵净山,莽莽林海,云蒸霞蔚,神秘神奇。 ...
梵净山气势磅礴,峰奇林秀,古刹遍布,在此修炼的僧人为数不少,他们对梵净山佛教文化的兴替承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由于历史原因,系列资料及碑文被毁,据考“古来得道成真,莫不于斯凝神,于斯蜕颖,他如仙迹所遗,标题所载,种种灿著以禅述。”可见,这些高僧们不仅对梵净山佛教的兴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是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根据残存的资料简要论述于后。 辟山始祖妙玄:据《脉源宗谱碑》记载:“梵净之始,鼎于妙玄。”明万历年间国舅李妙玄(当时的学者),看破红尘,对朝廷纷繁杂乱之事十分厌烦,喜欢幽静安宁。因此,远离朝廷,来到贵州铜仁与思南之间的深山隐居。他观其山幽静与陡峭同在,考之古籍为之取名“梵净”。并将此山状奏朝廷,得到皇帝...
木黄,这个原本不经意的小地名,在地图上都难以查找,因为有了红二.六军团长征中的会师,使得它浓墨重彩,在中国革命长征的史册上挥洒了极为厚重的一笔。 1934年5月,贺龙、夏曦、关向应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原红二军团)进入黔东,收编了活跃在黔东地区的“神兵”,将“神兵”组建为黔东纵队(后改编为黔东独立师),并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于至22日召开了黔东特区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建立了印江、沿河、德江等六县,纵横100余公里的黔东革命根据地。红三军在黔东的活动,遭到了国民党黔、湘、川军阀部队的围剿。就在木黄这块峡谷地带,贺龙亲率红三军主力和黔东游击队,先后两次击溃和重创了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反动军队,壮大了红军力量,巩...
导览图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西麓,这里是宜居的归处,养生的天堂。杭瑞高速、印秀高速、印沿松高速穿境而过,从印江到铜仁凤凰、遵义机场分别只需1.2小时、1.5小时。 印江,是吉祥的福地。梵净山五分之三的面积在印江,独立险峻的金顶,神奇怪异的蘑菇石、慈容安详的万米睡佛,栩栩如生的剪刀峡、黑巷子、薄刀岭,令人叹绝!形似“睡美人”的大圣墩自带神话,更显神秘。漫步在印江河,闲游在长寿谷,仿佛处处结善缘,时时遇贵人。 印江,是文化的厚土。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各族人民创造了土家山歌、花灯、傩戏、过赶年等民族文化,修建了吊脚楼、文昌阁、风雨桥等古老建筑。唐贞观年间梵净山就已名扬天下,皇家修建了护...
交通体系不断完善。G352县城至两河口、乐茂江至慕龙公路基本建成,秀印高速印江段、沿印松高速、印思城际快速干道、G211沿河黑獭至印江县城公路加快推进。实施“畅返不畅”整治工程41.7公里,完成缠溪至洋溪公路大修,建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391公里,安防工程建设里程居全省第一。水利事业加快发展。栗子园中型水库全面完工,偏岩中型水库完成大坝封顶,山岔、绿荫塘小(一)型水库完成蓄水验收,马尿水、清渡河小(一)型水库加快建设。岩口大型水库、罗星溪中型水库、龚家坨和毛寨小(一)型水库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有序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续管护,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有力。电力通讯全面覆盖。新寨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刀坝、杉树、紫薇35千伏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营,完成新一轮农村配电网...
????2019年,金玉小区、中寨口片区回迁安置房建设稳步实施,万润·温泉新城、书馨苑等项目有序推进,完成岩底片区棚户区房屋征收拆除。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投入使用,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城镇化率提升2个百分点。新建农村公共厕所82座,改造农村户用卫生厕所2162户,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2019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5911万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农业产值316460万元,增长8.5%;林业产值48918万元,增长13.6%;畜牧业产值130077万元,下降2.3%;渔业产值7476万元,增长2.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2980万元,增长4.0%。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31565万元,增长6.2%。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6001公顷,减少8348公顷。其中:粮食播面197867公顷,减少2065公顷;油料播面7958公顷,减少235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82875吨,比上年下降9.0%。全年肉类总产量20553吨,下降1.7%。全年水产品产量4120吨,增长32.1%。
2019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5.48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13.5%;重工业增长4.4%。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下降6.5%;股份制企业增长8.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44.1%。
2019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832万元,比上年增长3.1%,增速排全市第6位。
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67389万元,比上年下降0.5%,增速排全市第3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622万元,增长0.2%,增速排全市第4位。各项税收收入56764亿元,下降2.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的比重为71.2%。
全县拥有各类学校202所。小学127所,其中教学点59所;中学23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50所。小学在校生31891人,初级中学在校生17814人,高级中学在校生10244人,小学、初中、高中在校生数分别较上年下降0.6、7.4、9.2个百分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2025人,增长9.4%;特殊教育在校生242人,下降5.8%;幼儿园在园幼儿13626人,增长0.9%。全县有教职工6161人,其中专任教师5147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5.1%,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1%,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9.2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8%,九年义务教育固定率95.85%。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校舍建筑面积845394平方米。其中:幼儿园102315平方米...
年末有医疗我县有医疗卫生机构410家,其中“二甲”公立医院2家,“二乙”妇保院1家,乡镇卫生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家,民营医院10家,个体诊所19个,村卫生室363个。县乡村实有医卫专技人员2181人,其中:男940人、女1241人,编内992人、编外1189人;2014年以来引进编内医卫人才505人,医院自行聘用579人,引才工作连续三年获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前三名。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专技人员中大专学历占67.35%、本科学历占31%、硕士研究生学历0.19%(中专以下24人、中专620人、大专849人、本科684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人)。全县有全科医师115人,执业(助理)医师805人(执医544人、助理261人),注册护士(护师)825人;按常住人口27.56万人计算,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2.92人、拥有注册护...
印江各族人民爱好体育活动历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能歌善舞,有着悠久的传统体育文化。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健身、一种娱乐、一种比赛,而且已成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基础和广泛社会参与性文化活动。县委、县政府历来非常重视体育工作,始终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转变,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贵州省体育条例》,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始终按照举国体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体育工作方针、政策。《全民健身条例》颁布以来,印江县群众体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体育强县的目标,深入实施《全民健身...
《武陵桃源醉木黄》封面 序 印江木黄,这个镶嵌在梵净山下的美丽小镇,得天时、地利、人和,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商贾云集,先辈们以他们的聪明才智依托这方土地为我们积攒下了深厚的人文自然奇观。其中既有地地道道的土家文化,也有土家、苗、汉等多民族在长期的往来中形成的多元文化,还有大自然赐予给木黄的山水文化,更有神秘莫测的傩文化。此外还有红军长征形成的红色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就这样散落在木黄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他们或神秘或诡异,或精彩或迷醉……这是我捧读《武陵桃源醉木黄》的最初认识。 作者用一条纬线把木黄定格在北纬30度这个区域,于是在这个区域内我们便欣然看到了一部由红色文化、美食文化、土司文化、宗族文化、佛教文化、生态文化等等18个篇...
甘述华 男,1950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中专文化,重庆市丰都县人。1968年10月参加工作,曾任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党组书记,铜仁地区摄影协会理事。1984年开始摄影创作,多次参加地县影展,1987年摄影作品被评为全国新华书店系统优秀作品,《劳模唐老冬》入选1990年度新闻摄影,《傩魂》组照入选2005年贵州西部摄影展赛。多次参加县内重大活动的摄影摄像和组织工作。2003年参与《贵州土家族》画册的摄影,2007年作为策划、编辑组织者之一,编辑《铜仁风采》、《黔东文化辞典》中的图片部分,10月编辑出版《奋进中的印江》画册。现为贵州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部,地处梵净山西麓。全县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街道)374个村(居、社区),县内居住着土家族、苗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佤族、高山族、水族、羌族、仡佬族、鄂温克族、独龙族、珞巴族等25个少数民族。全县总人口45.4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8.6万人,少数民族占比84.7%。我县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土家族、苗族人民都是依山傍水而居。 土家族大多居住土家吊脚楼,主要节日是过赶年。每逢节日,要举行龙灯、焰火架、金钱竿、花灯、傩戏、摆手舞、长号唢呐等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艺表演活动。土家哭嫁是印江土家族特有的婚俗习惯,场面喜庆热闹。风神是印江土家人民祈求五谷丰登的的独特风俗。葬红棺是印江独有的丧葬习俗。土家族的信仰文...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主峰——梵净山西麓,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部,素有“中国书法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美文化旅游名县”、“贵州十佳最美风景县”之美誉,是红色革命老区和国家首批内陆开放县,是国家武陵山片区重点扶贫开发县之一,同时是全国科技进步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和贵州省科技特派员工作试点县。 一、印江自治县“十二五”期间科技事业发展情况 “十二五”以来,印江自治县科技事业工作在省科技厅真切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在市科技局的指导下,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围绕“科教兴县”战略目标,坚持以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为根本,以提升科技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实现农业产业化,巩固提高和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普及科学技术为重点,着力抓好区域主导产业的培育、支柱产业的提升、核心技术的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九十年代初明确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特别是中共十八大后,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一步修改完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办法,我县认真贯彻执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神,提出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坚决落实中央、省、市365比分网直播: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一区五地”奋斗目标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发展定位,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展现美好蓝图。 1983年12月,撤印江县基本建设委员会,设立印江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为印江县直属二级机构改革;1987年更名为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99设立印江自治县环境保护局,与县国土局合署办...
近年来,印江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转工作总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整县摘帽”为目标,全力攻克“三大攻坚战”,深入实施“三大战略行动”,扎实推动“三大突破”,加快推进“四化进程”,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自治县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目标任务。 201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13.46亿元,比上年增长7.5%,增速排全市第6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72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55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9.19亿元,增长8.3%。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9.9:19.2:50.9调整为27.9:19.9:52.2。人均GDP 达到40998元(以常住人口计算),比上年净增5110元,按201...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我县迎接脱贫攻坚评估验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我们的工作任务仍然十分繁重,风险防范仍然十分艰巨,发展压力非比寻常,我们必须居安思危、知危思进,保持战略定力、工作定力、作风定力,因势而谋、应势而动、乘势而上,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全省、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转工作总要求,以脱贫攻坚统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