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著书,做学科的拓荒者
纵观曾庆瑞老师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不论是在语言学、文学还是广播电视艺术学等领域,他一次次从零开始,并且学会融会贯通。他的同门、同事,我校博士生导师高鑫教授这样评价:“曾先生从零开始,学则专,专则通,通则成果累累。”这种钉子精神着实让人钦佩。
曾老师早期主要从事中国体彩网手机版:现代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撰写并出版了《中国体彩网手机版:现代文学史学科论》、《中国体彩网手机版:现代文学史简明教程》、《中国体彩网手机版:现代小说史》、《鲁迅评传》、《中国体彩网手机版:现代140家小说札记》、《竹林小说论》、《新编徐志摩年谱》等多部学术论著。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体彩网手机版:广播电视事业迎来繁荣与发展。在广电部、学校的要求和部署之下,曾庆瑞老师和语言文学部的同事们,筚路蓝缕,艰苦跋涉,于1993年创办了中国体彩网手机版:高等教育历史上第一个广播电视文学系,成为广播电视文学系的创系主任。他开始将主要精力转向电视剧史论的研究上来。创系之初,在资金、设施、师资队伍都及其欠缺的情况下,他与同事们一起,边研究探索,很快就有了很大的发展。199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电视文学方向的四年制本科生,1994年、1999年先后招收了第一届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电视剧历史与理论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期间他们组建教师队伍,编写教材,探讨教学培养模式,一路拓荒,在同类高等教育中走在了前列。经过几十年的拓荒耕耘,我校戏剧影视专业入选了“双一流”建设学科,电视剧研究实力亦不可小觑。正如恩师袁家骅教授评价,曾庆瑞“将来无论干什么,哪怕从零开始,你也不会落在别人的后头。”
采访过程中,记者有幸走进了曾老师的书房,眼前的一切,堪称叹为观止。六层高的大书架共有十几个,书架上、地上、书桌上都是大部头书籍,文学、哲学、文艺学,分类明确,多而不乱。书房的一个角落整整齐齐码放着各个时期的电视剧影像资料,涵盖之广,令人称奇。曾老师告诉我们,退休前,他经常凌晨2点之后休息,很早就起床,除了中午小憩,其余时间都在工作、读书、写作、研究,他笑谈:“我是属牛的,操劳惯了。”
在这间不大的书房里,我们感受到了钻研与勤奋。李胜利老师回忆:“老师写稿子很多,一直用手写,手上捏笔的地方很早就磨出了厚厚的茧子。”曾庆瑞老师自己内心也有一种信念:“倘我生存,而且清醒,我的生存方式就是写作”。
赠书仪式上同大家见面的25卷本《曾庆瑞电视剧艺术理论集》是曾老师几年前就萌生的想法,以期完成“当前急需的、重大的、焦点的学科理论著作”。这一套书写作了28年,总字数多达1350万字,系统集结了曾老师自1993年从事电视剧创作以来对中国体彩网手机版:电视剧艺术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具有举足轻重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正如中国体彩网手机版: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评论那样:“这套书会是空前绝后的。”
守望精神家园,让艺术回归心灵
“有两样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这是康德的墓志铭,也是曾老师守望精神家园的初心与坚守。几十年来,面对一度甚嚣尘上的病态电视剧文艺思潮,他一直在站在最前沿呐喊。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都在转型、转轨,各种思潮纷至沓来,“乱花渐欲迷人眼”,人们接受新理念、新思维的同时,迷失、错位、疏离之感也越来越强烈。在电视剧文艺领域,出现了很多缺少精神灵魂,片面追求娱乐效果和经济效益的病态文艺作品,带来了低俗、媚俗之气,解构经典、模仿跟风也在一个时期内成为常态,劣质文化产品在不知不觉间腐蚀着国人肌体,也冲击着主流社会价值观,无论创作者还是观赏者都面正临着广泛、危险的艺术心灵叛逃,这是文艺领域前所未有的挑战。
病态文艺呼唤强有力的批评与针砭,曾老师多年来时刻关注着文艺思潮的动态,文学、文艺、电视剧几个领域多年的摸索让他既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也让他拥有敏锐的洞察力与思辨力,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驱使着他直面社会病态,追求真理,百折不回。早在1998年,曾老师就提出了“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的学术命题,明确指出泛娱乐化正在导致人文关怀的消失.这一具有前瞻性的思索成为了当时重要的文化事件。四年后的2002年,曾老师先在本校的国际论坛上,接着又在长春电影节的高峰论坛上,随后在《文艺报》上,公开举起了“保卫国家文化安全”的大旗,呼吁影视界警惕来自西方的文化侵略,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从此,这两句振聋发聩的心声伴随曾老师守护在中国体彩网手机版:文艺界。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明确了电视剧文艺批评的方向,曾老师紧跟时代脉搏,不断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对于学界、影视界的所谓“权威”人物和“专家”,他敢于质疑,善于之一。《刹一刹亵渎文学名著和经典的歪风》《后现代主义的颠覆性和否定性不容忽视》《如果美丑不分,以“丑”为“美”了,我们也就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艺术事业、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的混沌和迷失》《文艺风尚的低俗和社会生活的乱象》《“笑”的艺术审美和“娱乐至死”》《赵本山的困惑和公众舆论的纠结》《二人转是“白菜豆腐”吗?》《用法治的利剑剜影视文艺的烂苹果》《好的文艺批评也是剜掉文艺烂苹果的正义之剑》《今天再说文艺批评是科学》《2015,资本撕裂了影视艺术事业和文化产业!》《“卖就卖他们”——捅破窗户纸看“鲜肉”“小花”背后的真相》,一篇篇文章,直陈时弊,专捡“硬柿子”捏。对于许多文化现象,曾老师的评论没有停留在事物本身,而是借助其深厚的学养,让每一段文字有价值、有深度、给人以启发,其中包含着学者的严谨与智慧。翻开《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人们也能感受到老人的个性与精神:既有广泛的阅读与深厚的挖掘,也有求真求实的人品与文品,还有一股敢于质疑,锲而不舍的韧劲。
“面对真善美,我礼赞有加;面对假恶丑,我批评不留情面;遇有那病态的文艺思潮和劣质的文化产品危害于社会,我一定严肃批判,该鞭挞时就出手鞭挞”。曾老师的话语掷地有声,他最大的愿望是“兼济天下”:让文艺植根社会现实,塑造审美价值,引领人民感悟世界;让文化兼具真、善、美的品格与价值;也让自由、民主、和谐的人文精神之花在电视剧世界,在文艺领域盛开。